9年前,陶氏桂一個人嫁來台灣,定居花蓮。跟許多嫁來台灣的東南亞姊妹一樣,在台灣的這段日子有苦有辣,也有著感動,點點滴滴都讓她越來越認同這片土地。一開始來到陌生的台灣,她為了克服語言障礙,從國小補校開始就讀,就這樣在9年的時間,取得小學、國中與高中學歷,聽她平淡的說著,艱辛的生活都在時間裡趨於平靜。
陶氏桂說,當初在台灣開始唸書,一方面是為了適應生活,另一方面,孩子的誕生幾乎驅使著她在學習上以近乎拚命的態度努力:「為了孩子的教育,又有什麼困難的呢?」為母者強,這一句話體現在小陶身上。她說,這9年的時間,因為她的特殊身分,在台灣有著歧視,也有善意的對待;但她總是擔心,看到許多姊妹的孩子同她的孩子一樣,對母親的文化有著逃避心理,甚至絕口不提,這幾乎讓她心碎──這麼努力學習台灣文化的她們,孩子卻逃避著她們的原生國家。
她想讓孩子們知道,母親的國家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,這樣的念頭逐漸萌芽,終於成為一棵大樹。小陶透過自家民宿,開辦了「越南故事屋 洄瀾小站」,引介大量來自東南亞語言的繪本、故事集,同時透過今年度文化局社區行動專案的補助,推動「越南語教學計畫」。她希望透過繪本、童書,號召更多東南亞的姊妹們教自己的孩子說母語,讓他們重新認識母親的原生國家。
在書屋的大廳,書櫃擺放著不同語言的繪本,附近的新住民開始會帶著孩子往這裡跑,小陶內心充滿成就感。她期望有那麼一天,孩子們能夠大聲向同學們說:「我的母親來自東南亞,我也是東南亞的孩子。」